百年大党的浩瀚史册中,桂林的红色历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桂林自古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也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桂林更是中国革命的长青之地,迈入20世纪的桂林徐徐展开了红色革命的序章,肩负起了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桂林的一山一水间都承载着一段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红军过桂北、湘江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文化运动、临阳联队武装保卫家乡、桂北游击队配合解放军解放桂林等波澜壮阔的情景历历在目。
大革命时期,1926年李征凤领导创建了桂林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桂林县支部干事会。1928年万正乡领导农民开展减租、抗捐、抗税斗争以及破除封建迷信等活动。1932年广西师专成立后,杨东莼等著名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进步力量,革命的火种在桂林这片山水中艰难而顽强地传播着。
一草一木皆忠魂,一山一水刻丰碑。“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广西,在桂林全州、兴安、灌阳三县浴血奋战,打响了历时7天的湘江战役,最终突破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翻越老山界,经过桂林资源、龙胜两县向西北进发。
87年前悲壮的湘江战役,一直装在桂北大地群众的心中。一次一次冲出重围,红军人数锐减。那些牺牲在湘桂热土的红军战士,永远让我们魂牵梦萦。纵然时光匆匆,物换星移,今日之湘江两岸,变化万千,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18年以来,桂林市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湘江战役遗骸收殓保护和纪念设施建设的指示批示精神,建成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等项目68个,完成217处、421个点、7465块遗骸(骨)的发掘收敛工作,彰显“一草一木一英魂、一山一石一丰碑”的丰富内涵,打造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载体。
“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红军和瑶民是一家人”……
在红军长征经过的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有一座在当地家喻户晓的千家寺红军标语楼,上面这些标语就是中央红军在突破湘江封锁线后经过华江瑶族乡并驻扎期间书写的。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周家村白面瑶寨附近的龙舌岩(也叫红军岩)上,红军留下了“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两条标语,这是红军向当地瑶民宣传革命政策,勉励他们跟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见证。
一条条标语,成为红军长征途中宣传革命的真实写照,这些标语的内容充分回应了当地群众的切身关注,争取到了桂北地区群众的大力支持。至今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才喜界上还留刻有当年瑶族同胞们写下的“朱毛过瑶山,官恨吾心欢。”的诗句,以示对红军的思念和感激之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到的,“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无论是在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时刻,还是在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超9000万的百年大党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始终如一。
在桂北当地,还流传着很多反映红军纪律严明、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红三十四师途经灌阳县新圩时饥寒交迫,宁愿用泔水充饥,也不拿百姓的一个红薯。在很多亲历了湘江战役当地老人的口述中,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红军当时虽然条件很苦,但个个都讲纪律,买东西或者用了乡亲的东西全都会付钱。沿途群众从红军将士的一言一行中真切认识到这是一支军纪严明,一心为老百姓的军队,纷纷行动起来参加革命,为红军做向导、当翻译、送情报、筹集粮草和银圆,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收容因伤病而掉队的红军战士,桂北山水间发生了无数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红军长征后不过短短四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以后,到1944年11月桂柳相继陷落以前,桂林文化名人云集,成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是中国抗战史上著名的“抗战文化城”。
抗战时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活跃在桂林文化城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促成了新桂系在这一时期实行比较开明的政策,吸引了郭沫若、茅盾、巴金、田汉、夏衍、欧阳予倩、徐悲鸿等大批的进步文化人士云集桂林。据统计,文化城期间桂林有书店、出版社179家,印刷厂109家,每月排字量达4000万字,仅文学刊物就有22种。
1944年2月至5月,在桂林的广西省立艺术馆,举办了一届盛况空前的“西南剧展”。近1000名戏剧工作者参与,演出剧目60多个、170多场,观众多达10余万人次,可谓“中国戏剧史上的空前创举”,掀起了桂林抗战文化的高潮,也为桂林历史文化和抗战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之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在肩。我们必须铭记党史、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才能从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和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桂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