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党风政风 > 正文

家风故事丨父亲的手杆秤

作者: 容道杰
来源:恭城县纪委监委
摘要:在我家的杂物间里,静静挂着一把老旧的手杆秤。秤杆是深褐色的,上面的刻度因岁月摩挲,已有些模糊不清,秤砣也布满斑驳锈迹。每次看到它,我的思绪都会飘回到小时候,想起父亲和这杆秤的故事。

  在我家的杂物间里,静静挂着一把老旧的手杆秤。秤杆是深褐色的,上面的刻度因岁月摩挲,已有些模糊不清,秤砣也布满斑驳锈迹。每次看到它,我的思绪都会飘回到小时候,想起父亲和这杆秤的故事。

  小时候,父亲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小杂货店,这杆秤是店里的“常客”,酱油、糖果、米面……无论什么货物,都要经它称过。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这杆秤就像一个公正的裁决者,决定着每一笔交易的分量。

  记得有一次,村里的李大爷来买盐。父亲熟练地拿起秤,舀起盐放入秤盘,小心翼翼地移动秤砣,直到秤杆稳稳平衡。李大爷看着高高的秤杆,笑着说:“你这秤啊,称出的分量就是足,让人放心!”父亲也笑着回应:“那可不,做生意就得讲诚信,秤平斗满不亏人,咱可不能坏了良心。”

  还有一回,一位外村的商贩找到父亲,想以高价请父亲帮忙制作一把“特殊”的秤,也就是短斤少两坑顾客的秤。父亲听后,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严肃地说:“这可不行!秤是公平的象征,做秤就是做良心,我绝对不会做这种坑人的事。”商贩见父亲态度坚决,只好悻悻离去。

  后来,我渐渐长大,父亲也不再经营杂货店,但这杆秤一直被他小心保存着。有一年春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父亲把那杆秤拿了出来,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孩子们,这杆秤不只是个物件,它代表着咱们家的家风——做人要正直,做事要公正,不能为了一点私利就丧失原则。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今,我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父亲也已经年迈,那杆手杆秤也早已退出了生活舞台,但它所承载的家风,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在工作中,每当面临选择和诱惑时,我都会想起父亲的那杆秤,提醒自己坚守底线,做一个堂堂正正、公正无私的人。

恭城:监督护航破陋习 文明新风拂面来
强化监督检查 筑牢作风防线 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