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医保政策真是太好了,以往像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看门诊都是报销不了的,现在做好异地备案后就诊时直接刷医保卡就能报销了,让我们实实在在减少了看病负担。”日前,刚刚在灵川县人民医院缴费窗口办理门诊报销手续的灌阳籍人员唐大哥高兴地说着。
此前,灵川县纪委监委通过梳理“12345”热线反映问题时发现,群众在就医时普遍存在门诊统筹不能在县域内二级及以上医院报销、外县务工人员不能跨县报销等问题。县纪委监委随即将该问题列入“点题整治”问题清单,并反馈至卫健、医保等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开展针对性整改。目前,市内参保人在灵川县域内3家二级医疗机构、12个乡镇卫生院、140个村卫生室等均可享受门诊统筹待遇,惠及39.73万人次,支付统筹金额约1560万元,切实提升了群众医保待遇,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2024年以来,灵川县纪委监委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乡村振兴、教育医疗、村集体“三资”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跟进群众诉求、履行监督职责,探索形成“群众点题-同题共答-社会评价”的工作机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推动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为切实了解群众所思所盼,该县纪委监委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拓展群众“点题”渠道。通过汇总日常监督、巡察反馈、信访举报发现的问题,从12345热线和群众信访中收集梳理民生诉求,同时充分利用下沉接访、走访群众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与群众的沟通渠道。针对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的突出问题,列入“点题整治”问题清单,通过约谈提醒、发函督办、现场督导等方式跟进监督,推动各职能部门切实抓好问题整改。
此前,该县纪委监委通过“群众点题”机制解决了灵川镇莫家村村民水价过高问题后,紧盯饮水安全责任落实、资金和项目落地、供水工程后续管护等情况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全县开展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改造,争取资金1575.8万元,实施灵川县潭下镇自来水厂建设工程等12处农村自来水工程。县水利局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不及时问题专项整治排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89万元,实施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42个,受益人口21.98万人。
为持续巩固“点题整治”成效,该县纪委监委深挖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深层次矛盾,督促职能部门聚焦整治问题背后的症结短板,精准施策、系统施治,从根源上堵塞漏洞。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共推动解决11个重点民生领域178个突出问题,合力解决行业性、系统性问题101个,办成29件影响面广、群众感知强的典型实事,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