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党风政风 > 正文

家风故事丨苔心守廉

作者:赖奎文
来源:市纪委监委驻桂林投资集团纪检监察组
摘要:祖父的院子里,有一口老石臼,三十年前的一个午后,八岁的我蹲在石臼旁,看着爷爷弯着腰,手里拿着竹镊子,在那苔绒里小心地挑着。

  祖父的院子里,有一口老石臼,三十年前的一个午后,八岁的我蹲在石臼旁,看着爷爷弯着腰,手里拿着竹镊子,在那苔绒里小心地挑着。

  我当时不懂,捏起一片枯叶就想往苔衣上扔,爷爷眼疾手快,轻轻抓住了我的手腕。他从粗布围裙里掏出铜框放大镜对我说:“来,往镜子里瞧瞧。”

  我往镜片里一看,那墨绿的“地毯”一下子变成了层层叠叠的微型森林,羊齿状的新芽舒展开来,就跟孔雀开屏似的漂亮。我当时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的一口气,就把这个小小的仙境给吹散了。

  从那以后,我就像是成了苔藓世界的守护人。夏天最热的时候,爷爷教我撑起苇帘,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们就给石臼盖上双层草毡。最让我难忘的,是梅雨季节,每次下雨前,爷爷总会小跑着去给石臼支起苇帘。爷爷说,铁皮檐沟流下来的锈水,会弄脏苔藓的“魂”,他会用竹竿把带着铁腥味的雨水引到别的地方去。

  28岁那年,得知我要去纪检岗位时,爷爷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苔藓能在又阴又湿的地方守住自己的本真,靠的就是不贪心、不占有的性子。它们不贪阳光的偏爱,也不占沃土的滋养,做人做事也是一样。”

  去年深秋,我在查办一个重点工程腐败案的时候,在项目资料室发现了一本很奇怪的养护日志。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几片干枯的苔藓标本,有一页上潦草地写着:“移植绝壁垂枝藓失败,此物种见不得浊气。” 结案那天,被留置的项目负责人盯着我制服上的党徽,小声嘟囔着:“当初要是老老实实当个园艺师……”

  有一天,我在家附近的公园跑步,看到工人们正在移植苔藓生态墙。我俯下身子,轻轻摸了摸那冰凉的苔衣,那些在水泥裂缝里顽强生长的绿意,就像是穿越时空的家训在提醒我,真正的清廉,不是在聚光灯下才展现出来,而是在最不起眼的幽微之处,依然能保持生命的澄澈与清明。

  如今,要是路过潮湿的墙角,我还是会停下来,看看墙缝里的苔藓在阴影里舒展着身姿。它们不需要肥沃的土地,也不需要充足的阳光,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干净的地方,就能把那小小的寂寞,变成浩瀚的乾坤。这就像我们纪检工作,要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坚守原则,守护清廉,不让腐败有一丝可乘之机,用我们的坚守,铸就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召开联合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清廉机关建设
家风故事丨算盘里的清白人生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