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福地新白石,曲径通幽景如画。清澈的溪水蜿蜒流淌,初秋的田园稻香四溢,精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鸟语花香,农民生活富裕,睦邻友好。这就是乡村振兴征程中的幸福白石。
农村美丽富饶的背后,是同样和谐文明的乡风民风。自清廉乡村的号角吹响以来,兴安县白石乡不断深化清廉乡村建设,以“廉”为笔,绘就了一幅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新时代清廉山乡图。
干部清正,不忘初心为民办实事
农忙过后,明月探头,白石乡鳌头村委水源头村的银杏树下,乡党委干部、村“两委”干部和部分群众围坐在一起,一场别开生面的“夜学夜访”开始了。“我想建新房子要去哪里审批”“风貌提升要拆我家的老房子,我有点想不通”……村民们纷纷说出自家困难和疑惑,现场的干部一一记录并现场答疑解惑。
今年以来,白石乡纪委监委把清廉乡村建设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和驻村工作队下沉遍访,深入村屯和田间地头,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惠民政策落实等,广泛收集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白石乡开展遍访活动86次,参访人数达到236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7条,对其中12条能立行立改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并落实到位,惠及4个村委的近300名村民。
村务清爽,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平时村干部有没有大吃大喝的情况”“各项脱贫政策受益补助有否按时发放”“危房补助的款项是否全额汇到你的账户”……近日,白石乡纪委检查组来到高圩村部分脱贫户家里,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详细了解村里清廉乡村建设情况,通过巧妙的问答,既实现了小微权力的监督,也关注到基层群众的民生利益。
为贯彻落实清廉乡村建设的部署要求,白石乡以“村务要清、账目要明;群众明白、干部清白”为目标,要求全乡6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线下设立村务公示栏,对各村财务支出情况等事项进行公示,推动村务工作“凡决策必公开、凡开支必公示”,积极拓宽“四议两公开”渠道,构筑起清廉乡村建设的有效屏障。
“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和权力运行的薄弱环节,就是清廉乡村建设的着力点,开展村务公开,就是把村级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该乡纪委书记唐超表示。
民风清朗,塑造乡风文明新风尚
“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贵”“莲者得人心,爱民出清廉”……鳌头村委水源头村廉政文化广场上的清廉标语,配合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图令人赏心悦目,既警醒了干部,又不失温馨,也能让老百姓感受到政府推进清廉乡村建设的决心。
在实践中,白石乡纪委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把廉洁文化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家训家风等相融合,在群众家门口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让廉洁文化资源下沉到基层。引导各村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切实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评比表彰活动。今年以来,该乡共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活动13次,积极倡导优良家风家训文化,将清廉家风融入文明乡村创建活动,以清廉家风建设带动村风民风的转变。
乡村振兴,清风随行。今后,白石乡将继续把“清廉乡村”建设作为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做实做细监督职责、护航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以实际成效助力乡村振兴。